方言很美,却慢慢消散风中
我个人对地方方言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意结。总觉得方言是一个地方最接地气的象征。
祖辈初来南洋,扎根这土地上。当时的华语、英语并未如今日般盛行,通街传来的各地方言交流的声音。让马来西亚这土地俨然成为一个多方言氛围地区。
年长一辈的,很多犹如语言学家般,一人身怀多种方言。这语言天赋绝对一流。先不说深究,但交流沟通肯定没问题。
我这80后,客家、潮州、福州、福建话甚至粤语还是可以信手拈来。但方言的断根恰恰也从80后身上开始。
先是家里的大人60后或70后,开始接受英文教育,家中兴起了一股英语热。置身这家庭中,英语想不好都难。正是这种家庭中,往往带出了所谓的 “ Banana”, 裹着黄皮肤黑头发的香蕉人。英语是流利了,自身的语种却蹩脚了。
学习语言没有对和错,语言本身就具备其市场价值。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全球各地也兴起一波学习汉语的热潮。孔子学院也如雨后春笋般落户他国,证明了这时候华语吃香。
就如身在美国经商的华裔,为了商业利益,销量和产品输出等问题,首先要确保沟通无障碍。如两个人同时经营着同一种物品,一个口操蹩脚英语,一个能流利的说一嘴美式英语,可想而知当地人会更倾向与后者合作。
由此可见,学习语言或方言,很多时候考量的是它的市场价值而是不根源问题。直白的说,哪个语言或方言被重视得看该语言是否带来利益。
日前一场文友聚会上,交流这问题。席间,潮州话、粤语、福建话夹杂在一句话里是常有的事。一切是那么自然,毫无违和感。
转头看向邻桌座,同样都是华裔,却听着要么只说华语,要么英语交流;方言好似不存在的。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甚至说常规化。不分年龄,不分场合。
有那么一瞬间,心是悸动的。深觉方言断了根生活就少了点什么似的。
方言对我的影响很深。我打小在外家长大,外祖都是诏安人,福建话成了启蒙方言。由于外家处在客家方言区,儿时客家朋友不少。于是便又学会一门方言。
潮州话则是从潮州姨父身上学来的。觉得与福建话有七八分相似,在不觉间掌握的。
本家是福州人,福州话是刻意学起来的。自己的籍贯方言我很熟悉,却是使用得最少的一门方言。同辈已不具备说此方言的能力,跟长辈交流又略显生疏。经常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答。
粤语则是我在吉隆坡读书时掌握的。吉隆坡是粤语方言区,身边友人十有八九都说粤语。这一路走来,数十年间自身也掌握了好几门方言。这些方言让我在面对不同籍贯的朋友时能如鱼得水,在交流上、合作上带有优势。身在这多元国家能掌握三语外加数门方言也足以自豪了。
可惜的是,方言渐渐退出马来西亚华裔的对话舞台,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外宣称祖籍是这是那的,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地方方言。
基本上,方言已落得成为只能与不暗华语或英语长辈们沟通的工具。一个语言或方言的消失不是没有原因的。家庭、市场环境、政策等种种客观因素致使我们祖辈南来时所带来的方言在慢慢消失中。
无论是软糯的潮州话,音节多变的粤语,贴近古汉语的福建话,唱歌般的福州话;方言都很美,却慢慢消散风中。我深觉可惜,身在其中奈何挡不住整个洪流趋势,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