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慌慌张张

上班除了烦工作,就是烦交通。上一份工作每天搭MRT,再走几步路就能到办公室。回到博大工作,开车肯定是首选。我的单位规定,只要在七点半后,九点之前打卡上班,做/坐满九个小时,就能下班。上班时间成了我纠结的大事,因为要我早起,是不可能的,但以过往上学的经验,下午五至七点的沙登大街就会大塞车,所以只有在早上七点半打卡上班,才能在下午四点半下班,避开车笼。过了四点半才下班,就注定要耗上成倍的时间和汽油才能回家,难不成我每天都要在校园附近吃过晚餐才回家吗?不行!我很需要我的床!我每天早上坐在办公室起,就开始想念它。
那怎么办呢?只好再次把目光投向我的专车——MRT!住在大城堡花园,真的能实现十五分钟到Mid Valley,十五分钟到TRX,而十五分钟还能到博大!!从家里来回金龙园的MRT站,有我的私人司机aka老爸解决,但从博大MRT站到语言学院呢?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我的贵人——秦老师。是的,她不只是请我吃午餐的贵人,还是把车车借我用的恩人。博大现在很高级了,为了控制校园内的车流量,采用了车牌识别制度进出,几个重要出入口都安装了道闸,非博大在籍或在职师生不得通过,当然也包括我这个老学生新老师。在我的申请被批准,车牌被登记之前,只能仰仗秦老师的车车,游走校园。
入职后的第一个晚上,打开MyRapid Pulse研究了一下,决定趁着还没开学,打卡ID又还未启动,看看是否可以再次摆脱开车上下班的日子。路线很简单:家 > 金龙园MRT > 博大MRT > 搭巴士到DKAP停车场 > 上班、上课、吃饭都用车车 > 下班把车停回DKAP停车场 > 搭巴士到博大MRT > 金龙园MRT > 家。多么完美的计划呀!隔天早上,八点十五到了博大MRT站,等八点半的巴士入校园。结果……巴士没有发车!!!本该是八点半的巴士,显示屏直接变成了九点!!!不知是不是学校假期的关系,巴士次数减少了,我那天花了十块钱打车到学院上班!!!坐在办公室一肚子的火,早就该料到本地的公交不靠谱。算了,修改一下路线图,新的计划绝对不会有问题了,不过是要多走几步路罢了。新路线:家 > 金龙园MRT > 博大MRT > 徒步五分钟到biotech停车场(如果下雨就搭巴士,没巴士就“吃自己”) > 上班、上课、吃饭都用车车 > 下班把车停回biotech停车场 > 徒步五分钟到博大MRT(如果下雨就等雨停才下班,或者再“吃自己”) > 金龙园MRT > 家。这个新路线可以大大减少对巴士的依赖性,又能每天上下班走一会儿路,动动腿。(这个路线其实当晚我也想过,但懂我的友友就知道,我很懒惰走路,所以不想实践。)
试跑新路线的第一天早辰,真的太棒了,下雨了……八点半的巴士还是没有发车。好咯,雨不是很大,撑雨伞走两步呗。真的太无语了,想摆脱开车上下班的日子真的那么难吗?还是老天看我想试试可行性,干脆连续两天把最坏的情况都让其发生,让我好好做决定。所以……最后的决定就是……我再次投入My50的怀抱啦!!然后,我只需要每个月添五十块的油,就能在校内外通畅无阻了!!只能说,黄线MRT的建设真的太伟大了。现在的我,不用早起去上班,八点才出门,八点半到办公室打卡,五点半下班,六点回到家里躺着,根本不用担心路上的交通状况。
好的,说完了交通的事,讲讲入职第二周干了些什么。主要就是去招待那群日本交流生。他们来的天数多,所以安排了好几门外语课给他们,其中一门就是汉语啦!两个半小时的交流环节,小林老师负责上课,两位学弟妹带他们体验扯铃,而我……在博大留下黑历史——教唱歌。要命!!!让我唱歌,就跟让我早起一样难如登天,但我总得做些什么,只好硬着头皮上。当然,我也不会苦了自己,我这种社会人,能混就混。先介绍一下这首歌,然后播一遍,逐句教他们发音,然后再播一遍,最后附上QR码,送他们到Youtube自学。十五分钟后,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合唱一遍,下课!!那你会问,这哪里有留下黑历史呀!有的,合唱的时候,大家不怎么开口,我只好硬着头皮哼出声,带动一下气氛。余光看见负责教扯铃的学弟掏出了手机在拍我……嗯,我等下要去找他谈谈心了!
这个交流项目,我作为新加入的教师是没什么太多要操心的,就是刷刷存在感,跟着一起去参观博大校园。如果说这一周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那肯定是我终于体会到之前上语言学课时,小黄老师说日本人对汉字发音的常见问题。是的,小林老师在教自我介绍时,那一声声的“wo shi rii ben ren”到现在还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你们就不好奇,我教了什么歌吗?猜一猜嘛!猜中,我请你去黄梨园吃雪糕。好的,不知不觉又写太多了,最后说一句,写这篇时已经是我入职第三周了,下星期的分享,我的目标是只写一千两百个字!如果还是那么长,你们就多多担待吧!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