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need a break

我已经在这座城市打工了10年,真的好累。 现在的我,就像《甄嬛传》里临终的安陵容,真的已经筋疲力尽,连呼吸都觉得沉重。每天清晨被闹钟吵醒,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上班,在车龙中缓慢挪动,耳边是永无止尽的工作信息、客户追问、会议通知……一成不变的快节奏,一天接着一天,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最近我常常忍不住想,能不能够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缓一缓,这段空白的日子,什么都不要想,不用烦,只是简单地休息、放空。平平淡淡地陪陪家人,好好吃一顿饭,看看慢下来的时光到底是什么模样,又或者规划一场一个人的旅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需要规划行程,不需要旅伴,不需要将就,只听从自己的心。
我开始在好奇,周天的购物商场是怎样的?又或者,这个时候,如果上云顶或金马仑应该很爽吧。平时上班忙得团团转,我们总得等到周末或连假,才有机会驾车上山,吹吹冷风、放松一下。但是想也知道,假日的时候这两个避暑山庄肯定人山人海,塞车塞到天荒地老。 光是堵在半山腰的时间,都足够在家睡个懒觉、窝在沙发上追剧看到爽了
我还有很多事情想去做呢! 可惜,平日工作太忙,周末只想宅在家补眠、发呆,实在提不起劲去人挤人的地方。 于是这些小小的念头,就这样一拖再拖,变成“以后有空再说”。倘若我突然有了假期,我会毫不犹豫地好好宠爱自己一番。我可以去看电影,沉浸在另一个世界;纹眉、做脸部护理,找回刚大学毕业那个充满活力的状态。换个发型,不再是为了职场“专业感”的黑长直,而是为自己挑一个真正喜欢的颜色和造型,搭配一次完整的修复护理,好好呵护头发。周天的健身房应该比较少人了,我想趁这个空档去上堂普拉提课,慢慢调整自己的体态。这些年坐在电脑前太久,早就驼背、腰酸背痛。我还想学做菜,不赶时间地逛市场、挑食材,回家打开音乐,一个人慢悠悠地料理、摆盘,在厨房里度过一整个属于自己的下午。这些事情,都不奢侈,只是被日常的忙碌压得太久。
有时候真的觉得打工就像坐牢,雇主买下的是你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的时间,被买的时间你哪里都不能去,要去哪里都要交代,要按照程序:请假、报备、写明原因,层层审批。请了假还不一定拿到,要配合大家的时间表,好不容易才能排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空档,才能安心去办自己的事情。银行里堆着的待办清单、政府部门必须亲自跑一趟的手续, 全部都得“等我请到假再说”。原来,上班后,自己的生活,居然也要“向上申请”。
在牢笼里困久了,人真的会慢慢忘了,原来,世界外面还有阳光、风景,和新鲜空气。每天活在电脑前那个冰冷的方格子里写文案、改稿、按上级和客户的要求一改再改、加班、放工、回家睡觉,然后重复。下班回家只是为了睡觉,好为下一次的循环充电,我早已忘了什么叫生活。直到有一天,滑手机时看到一张旅游海报,才猛然想起:啊,对啊,世界那么大,我还没好好看一看。我多想能亲自去体验当地生活,在西门町的小巷里,站着吃一碗热腾腾的阿宗面线; 在东京穿上和服,走进神社,让风拂过衣袖;到曼谷血拼一整天,再喝一杯冰冰的泰式奶茶;或者飞到纽西兰,自驾在风吹草低的公路上; 在不赶时间的节奏里,停下来吃遍每一个城镇的小吃。我想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也重新认识那个被工作淹没已久的自己。
我也想回乡,跟家人相聚,而不是只限几天,假期结束后又要急匆匆地回去。这次回去,我想狠狠地睡到自然醒,睡到没有起床气才慢悠悠地起床。我想好好地细品妈妈的拿手好菜,听爸爸讲他那永远讲不完的旧故事,好好跟家中两老叙家常。我想亲自带爸妈去做体检,不让他们再自己应付那些复杂的医院流程。从搭车、挂号、看诊、取药,每一步我都想陪着。想想平常那些日子,他们都是怎么独自默默搞定的?从来没麻烦过我们这些在外打拼的孩子,也从没多说一句,只默默照顾好自己。还有那个小外甥,我真的很想抱抱他,好好跟他玩一整天。 每次塞在车龙里,我总会想起他小时候襁褓中的模样,现在却已经是个会蹦蹦跳跳、学说新词的小孩了。他真的好可爱,简单的玩具积木就足以让他快乐一整天。他最近又学会了什么?他还记得我这个阿姨吗?会不会看到我时露出陌生的表情呢?想着想着,就潸然泪下。为了生活,我们欠家人太多太多了。
回家就算什么都不做也很爽,抱着笔电窝在沙发里,一集接一集地追剧,懒懒地过日子,不设闹钟、不看工作群,什么都不用想。早上跟着妈妈去巴刹买菜,一边选蔬果一边和档口小贩寒暄;回家后坐在厨房门口,和邻居阿姨唠几句家常;闲暇时候冲上一杯咖啡,在阳光洒进来的角落里静静看书。每次在书展买了很多书,平日里都没时间看,如果有了这个漫长的假期,或许我可以慢慢把它们一一读完。那些人物自传、心灵励志、行业知识,还有张小娴的所有小说我都要仔细阅读。 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重新找回自己内心的节奏。
我还想知道到底还有没有不出卖时间和自由的赚钱方式。 不再是朝九晚六、不再被会议和KPI绑架,而是靠能力、眼界和选择,活得更有掌控感。倘若真的可以有一个月或以上的假期,我想离开眼前这一成不变的轨道,到处走走,看看这个世界到底还有多少种活法。我想花时间读新闻,补回这些年与时事脱节的自己;我想慢慢研究回酬高、风险合理的投资方式,不是一头热去追风口,而是学着建立自己的判断力。只不过,我知道一点很重要:再怎么焦虑、再怎么想改变,也不能被那些“轻松赚快钱”的话术洗脑。那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财富,背后往往都藏着代价。
然而,裸辞的风险太大了 ,“钱不够用”这件事,总能把我一下子拉回现实。虽说不是没有存款,但是躺平久了,让人很难再有动力回到那个内卷的世界。其实工作本身不讨厌,我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写文案,做设计图。那种专注的状态让我觉得安心,也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最烦人的是嘴碎的同事和强势却不讲道理的上司。喋喋不休,挑三拣四,永远不满意,明明自己没贡献,却最爱抢功劳。还有那个永远融入不进的小圈子,说不上被排挤,但也从来没有归属感。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还是会勉为其难地跟大家寒暄几句,点个头,笑一笑,装作合群,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起来那么格格不入。
永无止境的dateline让人提心吊胆,深怕忘了重要的待办事项,每每想到这里总能在噩梦中惊醒。我害怕自己哪一步没跟上,拖慢同事的节奏,影响整个团队的进度。那颗悬着的心,从来没真正放下过,就算放工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吊着的,完全放松不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对工作倦怠了,不是不感恩,不是不努力,只是公司给的年假, 早就不够让我“充电”。我真的需要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来放空自己。 不看群组、不写报告、不回应任何“有空吗”,就只是单纯地,好好喘一口气。
最近在工作上,我开始频繁因为一些小错被点名、被责骂。上司气得直跺脚,当众大声斥责我,甚至丢下最后通牒:“再犯一次,就滚!”不知怎么的,我居然觉得如释重负。好友都觉得我疯了,如果因为这样被炒鱿鱼,我在行业里的名声就不好了,将来还怎么找工作呢?父母也开始担心我,他们觉得我是不是压力太大,开始有点抑郁了。我很肯定,不是抑郁,真的是单纯的需要休息。
我只想拥有一个突如其来的假期, 不需要特别的理由,也不是为了谁,就只是为了自己,喘一口气。现在的我,一身倦意,像装着沉重的铠甲,连呼吸都觉得费力。我只想卸下这一身盔甲,归于山野,归于安静,归于自己。不问世事,让时间慢下来,让心也慢下来。想着想着,我突然开始在键盘上发疯似地打字——是一封辞职信。那一刻我没有犹豫,只是默默地按下“列印”。然后,我站起身,拿着那封还带着热度的辞职信,一步一步,走向主管办公室的方向。
脚步不重,但每一步,都好像走出了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