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中秋

Memorable visit with our friends at Hutong - Northern Chinese Restaurant in The Shard, London

中秋将至,我打算给侄儿买灯笼。随手点开网购平台,输入关键词,页面显示别致的灯笼款式,价格一家比一家低。我躺在沙发,以最慵懒的姿态货比三家。由于我把手机拿得很高,妈妈意外看见我的屏幕,她说:“哎哟,网购灯笼哪里有意思?”妈妈的话犹如一记旱田雷,我熄了屏幕,放下手机,回忆起童年时期的中秋。

小时候,农历七月才过了一半,妈妈便会带我去镇上的书局购买灯笼和蜡烛。因此,我记忆中的中秋和农历新年一样是难忘的盛典,我们总是很有意识地准备迎接这轮团圆月。抵达书局,只见老板在门外陈列了一个铁笼,里面装满各种各样的纸灯笼,我蹦蹦跳跳地走上前去。

在那个网购平台还未出现的年代,下手“打捞”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常见的事。每一年,我都抱着寻宝的心态,盼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最特别的灯笼。妈妈协助我打开灯笼,层层折起的纸灯笼有点类似弹簧玩具,仿佛里头隐藏了另一个神秘世界。妈妈左一个卡通灯笼,右一个碎花灯笼,我最终选了前者。

妈妈带我到柜台付款。适才踏进书局,头上的玻璃纸动物造型灯笼唤醒了她儿时记忆,妈妈指着不同造型的动物灯笼说:“以前的中秋,公公会给我们买这种灯笼,一人一只动物。” 我数了数,妈妈一共有七个兄弟姐妹,超过十二生肖的一半。妈妈问我,我还是钟情于卡通灯笼。

排队的时候,妈妈忽然快步踏上前,拿了两包碎花灯笼。我非常困惑,妈妈说家里的灯笼旧了,该换新的了。记忆里,妈妈是一个极度珍惜灯笼的人,她不像别人中秋过了就把灯笼饰品扔进垃圾桶,而是嘱咐我再三检查它们是否破损,再利用完好的灯笼。往年,妈妈都会把往年褪色又还没有完全坏的灯笼挂在红毛丹树、秋千和篱笆,延长旧灯笼的生命。这些错落不齐的灯笼上下排开,围绕房子一圈,点亮了我们的家。

除了灯笼,妈妈还会给我添置好几包的五彩蜡烛。相较于拜神用的红蜡烛,短小缤纷的五彩蜡烛更讨小朋友欢心。我不仅把它当成当成“正常”的灯笼蜡烛使用,甚至将它们一根一根粘在石灰地。倘若玩耍的时候没有控制好分量,一不留神,这些五彩蜡烛会在中秋之前燃尽。妈妈不忍心我没有蜡烛用,要么到书局询问是否有库存,要么干脆和大伯公借红蜡烛,将其剪半,滴了一层蜡再帮我粘进灯笼底部。我暗淡的心情,再次亮起来。

回家的路上,满心欢喜的我抱着一袋灯笼和五彩蜡烛,殷切希望夜色落幕,这种简单可爱的小心思,成了我对中秋味的追忆。而今,网购虽然便捷,但是快递员仍旧无法运输节庆的情怀。我走进房间,瞄了一眼熟睡的侄儿,我在心里对他说,以后带你去书局选灯笼吧。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