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未竟

那是一个
再平常不过的早晨。
校铃响,
风掠过操场,
树影在课桌上轻轻晃动
却有人,
在那一刻,
把世界劈成了两半。
一方,是坠落的青春。
血迹晕开了铅笔的痕迹,
未写完的习题,
成了最后的答卷。
另一方,是崩塌的理智。
那柄刀,
比世上任何一句“我恨你”
都更伤人。
新闻在传,
泪水、愤怒、指责
一阵阵涌上。
却没有人能说清,
是什么,
让一个少年学会
在青春季挥刀。
也许是网络的呓语,
教他把“尊严”
当作复仇的借口;
也许是漫长的夜,
无人倾听的寂寞;
也许只是,
那一瞬间,
他不再相信
世界仍有温柔的答案。
逝者亲属,
殡仪馆外哭得嘶哑,
喊着她的名字
那个曾在梦里
一遍遍唤她起床的名字,
如今刻在碑上,
冷得像铁。
加害者的家属,
在镜头之外低着头,
不敢看人,
不敢言语。
没有人再敢说,
“他还只是个孩子……”
两扇门,
一扇封着白布,
一扇挂着沉默。
两个家庭,
都陷入没有出口的黑夜。
这一代孩子,
在屏幕的光里长大,
学会伪装,
也学会麻木。
心跳被点赞取代,
孤独被笑脸遮掩。
谁还在教他们
如何面对被忽视的疼?
谁告诉他们
尊重,比愤怒更有力?
谁又能在他们爆裂之前,
轻轻抱一下?
世界仍会转动,
课铃依旧会响起。
只是那间教室,
再也少了一个人。
那一刻,
所有人都明白
青春,
不该这样死去
也不该这样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