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味

年复一年,又是春天,生在一年四季如夏的国度里,春天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天气,那个热可不是唬人的,不打伞还真别想出门。
常言道,春天来了,春节还会远吗?春节的到来,是喜庆,也是欢愉的。除了辞旧迎新,更是承载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许,而这些期许基本上离不开“生活顺遂、平安健康、一家人整整齐齐”。
比起春节期间的热热闹闹,我更钟意春节前夕那忙进忙出的时光。小时候,每每说起过年,最开心的当然是可以吃上很多好吃的年饼、年菜。当时,不懂事的我,最爱待在厨房里给母亲“添乱”,虽说每次总是越帮越忙,可当时就觉得特别享受、特别好玩!母亲的厨艺,无论学了多少年,至今还是学不会。既然学不会,那就安分的吃呗!
学生时期,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吃喝玩乐才能获得短暂的解禁,加上无需写作业,更是一大乐事。随父母走春,到亲友家串门子,红包一封封收下,“唱丰收”不在话下。只能说,小孩的幸福,可以很简单。
随着渐渐长大,年味也随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初中一直到高中,课业的繁忙让我忘却了对春节的期待。更恼人的是,不知为何,考试总会落在春节后,一想到春节期间还得捧着一本本厚重的书苦读,心情瞬间跌落谷底。那时候,别说过年,就连过年前的准备都没了心思,一心只想赶快长大、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好好挣钱,这么一来,就可以无忧无虑的过个好年了吧?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第一次离乡背井到另一座城市生活,终于理解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磨人的感受。抢车票、挤火车,这情况与中国春运相比,虽然不算什么,可“归心似箭”确实是当时最佳写照。因此,大学毕业后,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念头,那就是“只待在家乡工作”。
这一次,我终于可以说:“我长大了!我有工作了!”,但过年的期待与喜悦反而更少了。因为一家人的工作性质都不同,能好好聚在一起的时刻就只有在除夕夜。饭后,大家总会坐在一块儿观赏电视节目,说说笑笑等着迎接正月初一的到来。这一切,总是如此自然,直到数年前,父亲在春节前夕病逝后,这属于我们一家的小幸福就这样没了。
春节时期常听见的“团圆”二字,如今听起来是如此扎心。家从此不再完整,春节更成了最难熬的节庆。看着别人家团圆聚餐,嘻嘻哈哈的,那个亦曾属于自己的欢乐,如今只剩回忆,除夕夜的饭桌上,从此少了一双碗筷。以往除夕夜,父亲都会给一封压岁钱,希望孩子能平安顺心,而这份祝福从此不再有。新年前夕,跟着父亲到处走走逛逛,总会找到很多好吃的,满满的收获总是让一家人吃得好开心,可如今,再好吃的也已食之无味。只有父亲健在的春节,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哪怕只是简单的一道菜,已是人间美味。
人们常说,过年最忌掉泪,但泪水就是如此不听使唤,哪怕是一道年菜、一首年歌,随时都能勾起对父亲的思念。历经生死才明白,其实,新年期许随口就能说上一堆,可更多时候是遗憾收场,这就是人生。我们期待美好,渴望幸福,但总是天不从人愿,唯一能做的也只有面对和接受。
“生活顺遂、平安健康、一家人整整齐齐”,最简单的新年愿望,却也是最难实现的。过去一年,无论好与坏,你我都已走过,这一切其实已无形的成就了更美好的我们。”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要好好活着,那就抓紧时间和机会,再努力努力吧!
乙巳年即将到来,对我而言,其实已无太多的期许,不过“生活顺遂”始终是心中所愿,但愿在新的一年里,你我的愿望都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