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去哪儿了?
农历八月,也称桂月,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秋的气息、月的柔光,才想起自己已许久不曾仰望夜空中皎洁的明月。从淳朴小镇到繁华都市,日日夜夜拼搏奋斗,举头望明月已然变成一种奢侈;月亮,似乎在我的世界消失了!
小时候,农历七月中元节一过就会对八月的中秋节引颈长盼。中元节祭拜时插在供品上的普渡旗,我们兄弟姐妹和堂弟妹都会在拜祭后收起来,留待八月十五中秋时可用作提灯笼的提竿。
我们会自己制作灯笼,用铁线和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做出各种造型、色彩斑斓的灯笼,还会自己绘图上色呢!对我来说,最有价值、最有特色、也最有意义的灯笼是父亲用空铝罐亲手制作的父亲牌灯笼。他总是小心翼翼的用开罐器做成大大小小的铝罐灯笼,不花一分钱,却是无价之宝,特别亮,特别温暖,那是父亲满满的爱,是我幸福的回忆。
现代都流行电子灯笼,虽然也有各种造型供选择,还附加音乐,又不怕着火烧毁,但总觉得少了团圆的喜悦以及思念的美好,也没了传统灯笼的美感与意义。
印象中,点灯笼的蜡烛都是五颜六色的,就像我们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烛光闪耀摇曳,忽明忽暗,犹如每个人都会面临顺境逆境,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提灯笼时,烛火必须小心谨慎地守护,以免被吹灭了,就如同我们的人生,必须小心经营,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烛火熄灭时,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重新点燃,那么在人生的跑道上,当我们跌倒了、失败了,是否还愿意毫无畏惧、积极勇敢的重新站起来呢?
中秋节自古以来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提灯笼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每一年的中秋节,我老家的街头巷尾都会摆桌祭月,供桌上免不了有月饼、柚子、燕菜糕、鲜花、水果等。母亲回忆在她的那个年代,还会供上香粉和布料给月神娘娘呢!小孩们则会提着灯笼像出巡逻队般在住宅小区游行。各式各样的灯笼造型让人目不暇给,大家还会比较谁的最漂亮。其中我最喜欢龙的气势磅礴、孔雀的艳丽夺目、白兔的乖巧伶俐,至今仍念念不忘。
平日里,长辈们都会一直叮嘱我们不能用手指指着月亮,会被罚割耳朵的!可是问他们原因,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吧!就这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也传达给我孩子,每当看到孩子用手指指着月亮,我都会反射性的厉声阻止:“不要用手指指月亮!” ,孩子同样会问我为什么?我给的理由是那是对月神的不敬。
小时候不明白月亮和太阳的关系,总是想月光怎么不如阳光般耀眼夺目,而且不管走到哪儿,总感觉月亮一直在跟着自己走,非常奇妙!后来才知道月亮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其表面反射了来自太阳的光,而月亮一直跟着自己其实是一种视觉错觉,和月亮离我们的距离和角度有关。
这层关系令我感悟太阳好似阳刚的父亲,照耀着我,给我温暖与希望;月亮宛如阴柔的母亲,守护着我,永远不离不弃。我们是地球的孩子,与太阳月亮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无法割舍。古韵文里,月亮代表思念,李白思乡,后羿思妻,我呢?月圆人团圆,但父亲却在这花好月圆的时节撒手人寰,与父亲的连结,只能永远驻足在深秋里了。
月亮去哪儿了?
月亮哪儿都没去,她一直都在,一轮皓月永远高挂苍穹,只是自己被眩惑于五光十色的霓虹,埋首沉沦于小窗口的世界,忘了头顶上柔柔的、暖暖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