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长大的女孩
我,是河边长大的女孩,河边是我呱呱坠地后第一个认识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妒嫉怨恨、没有贪婪自私。
慢慢长大后,我知道了最爱我的父母、我最敬爱的阿公阿嫲、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看着我长大的叔叔婶婶和一起嬉戏打闹的堂弟妹,一大家子人在河边的木屋共同谱写三代人的光辉岁月。
既在河边长大,就与河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当涨潮,屋后甲板顿成小孩们的天然游泳池,把废弃轮胎当泳圈,完全不畏潮水中可能会有的“危险生物”,在我们独特的小天地尽情享乐,少年不识愁滋味,沉浸在快乐与幸福中。
这时候,小鱼小虾也会来凑热闹,悠然自得地在水中与我们为伴,无惧我们会伤害它。它们也许是被我们的嬉笑声吸收来的,也或许它们知道我们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偶有“米田共” 朝我们缓缓逼近,大家从不嫌脏嫌臭,用手拨开就行了,继续我们最天然原始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在河边,小小年纪的我,已懂得追求“生活仪式感”。晚餐时间,凉风习习,万里无云,湛湛蓝天,百鸟归巢,河水发出轻轻的、如鸣琴一般的潺潺声,我盛一碗白饭,倒扣在盘子里,再加上配菜,端到停泊在屋后的船上恬静的享用。有一次,在大自然的安闲舒适中饱餐一顿后,在爬上甲板时,一个不留神踩空掉进河里,幸好当时双手紧紧抓住船缘,二叔眼明手快把我 “捞” 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上岸后,母亲不停地用清水帮我冲洗,似是要把霉气和晦气冲掉,眼底尽显惊恐害怕,但却没有一声责骂。至此之后,我的“生活仪式感” 就此终结。
想起,家中最独特之处,就是离餐桌不远处,有个“秘密开关”。打开开关,底下是一片泥滩,那是我的另一个小天地,时而铺上纸皮,时而双足系上塑料袋子,踩在泥滩开始我的 “探险之旅”,鼻腔漂来泥泞混合着河水的特有味道,看小螃蟹忙着钻洞筑家,满足了好奇心。
有时意犹未尽,挖些泥泞装进桶里,钻几个小洞,再抓几只漂亮的小泥蟹放在我为它们构建的“家”、一个安稳的“家”。长大后才明白,我精心打造的“家”,对它们来说却是一种束缚,它们的安身之处就在天地之间,这是万物的规律,各有其所在之处。
河的对岸有座小红树林,常见四脚蛇出没在泥滩上,有时候它们会打斗,像日本相扑又像打擂台,精彩绝伦,打输的那只会逃进林中或奔入河里。对年幼的我来说,泥滩为台,甲板为席,那是傍晚时分、晚饭后一场有趣的演出。
午后,躺在地板上午睡,听着一波接一波的潮水声,听着雨水打在锌板屋顶敲击出的优美旋律,一首催眠又安眠、大自然祥和美丽的音乐由此交织而成。
日子如淙淙河水不停歇,岁岁年年,在河边过着无忧无虑、青涩懵懂的青春年华。
成年后,抛弃了亲情,告别了河水,奔赴了爱情,在钢骨森林中追寻心中的梦。在城中,贪婪的心、虚荣的心、欲望的心把我吞噬。站在台上,欢呼声与掌声把我淹没,而不是心中的那条河。
如今,我仍然处于铁围城中,但已不再追逐虚无飘渺、如露如电的梦,虽曾周游列国,但在记忆库的最深最底处,最甜美的时光还是在河边长大的日子~单纯、朴实、简单、无忧。
我,河边长大的女孩,河边孕育了我,我成长于河边。成长的旅途,有些记忆模糊了、遗忘了,但河边木屋的点点滴滴,点点温暖,却是那么深刻与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