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一小时—亚齐游记(三)

二月廿八日

由于睡不好的缘故,这天的早晨起得比头两天更早,几乎是没怎么睡。在三楼3014号房独步走廊,在似乎扩建工程进行中的湿漉漉泥泞走过。然后从房里取出记录本和从家里带来的《聋子的耳朵》坐在楼梯旁靠窗的,挂了画着两只白鸟的沙发处,思索关于世界穆斯林境域与身处的和平亚齐,东南亚最早接收以唯一真主信念立国的巴赛。

发了一张随手拍的情景图上脸书的户头,居然引来不知身在何处的来自砂拉越友人给于好诗的评语,不禁在他的评语下按了大笑😂的表情符。

然后收拾一番,走向旅店附近的街道,顺着一个名字带骆驼(unta)的村子绕了一圈。在入口处虽有人守着,但是在昏睡状态,于是乎在没有狗只的河流旁一路走去。在村子的另一端出来时,开始有店家准备营业,也与男店主寒暄几句。再往前走,有人晨运,也向他问路,他对我的行动似乎感到有点诧异。反正萍水相逢,我绕过旅店附近的医院,回到门前,已经是日出之后了。

叫醒女儿去用早膳,随后出发去这次旅程的重点古迹,苏丹马力克古沙列的陵墓园区。同行的有四辆十人车,大多数是从亚齐市来到Lhokseumawe参加清洁墓园工作的大学生。这次的活动,用当地的话,叫做PengabdianAbdi一方面可以说是奴隶,但原来工人的含义当然才是这次行动所取名的原因。来自马来西亚的我们,当然没有放过用这一语双关的用词来开玩笑。

听了分别是历史学家和在地考古人员的解说,一行人开始了清洁墓园的工作。我在园区发现一只明显是塑料的象棋子,就打趣说发现了有价值的古物。当地人似乎也没特别爱下棋,问了几个小朋友,他们有点羞涩,但也可能是语言不通,也交谈不上来。反而是二十来岁的大学生兼职通译,我把分给女儿她不想吃的点心盒交到小朋友手里套近乎。

在休息时我向一位大学生问起冲击保守社会的同性婚姻问题,他显然没预备好这种敏感度,支支吾吾的语焉不详。我想,大概在这片土地上,要谈论哲学问题,恐怕以性别关系入手是不合适的。

不久移师不远处的博物馆,在象征船只的石凳上大伙儿分盒饭吃。亚齐人的卫生观念毕竟和我的习惯不同,入乡随俗,手抓饭在半岛其实也同样普遍。吃了午餐,就是参观博物馆的时间。看着历年的遗留,不禁联想翩翩。之后,在博物馆的二楼大厅,一群人和博物馆管理员进行交流会。大家盘腿坐着,交流的方式相当放松。由于我们是越洋而来的客人,每个人都有五分钟的发言机会。

结束回旅店后,选择留在房间休息。

这一天更累,但过得甚为充实。

202303222041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