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桥

十二月杪学校假期某个中午。连续几天细雨绵绵,这日却阳光正好。从皇城江沙取道1号公路,我跟着道路旁不明显的褐色指示牌(褐色牌是旅游景点) “维多利亚桥” 拐进村内。经过胶林及零散的民居,看见路牌变成KARAI 加赖。恍然大悟前晚皇城江沙住宿的柜台小弟说你去火车桥,记得去吃加赖榴莲煎蕊—–原来宁罗就是加赖。我以为是两个距离很近的不同小村。二十一年前我在霹雳红毛丹镇子的师专受训,期末于和丰实习两个月,每天负责开同学的车载大伙往返学院与和丰兴中中学。结业前一天本打算探访此处,记得去了太平走一圈后天色已向昏黑,大家决定直接回学院。没想到一别二十年缘悭一面。人生也是如此。有些事物错过了可能就得等待经年或永远错过。安静的村子大街路边有小学老店及熟食档子,没什么人。我把车子拐进老街后方,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大桥矗立于潺潺流水大河,红砖砌成的桥墩大柱很有气势。

我把车子泊在桥边停车处,带伙伴小鹿逛桥去。我细细读完告示板的说明,有历史的大桥啊。蓝天晴空无云,一对马来同胞和摄影队伍在拍摄婚纱照,新人的金色宋吉SONGKET 金丝线镶边传统服饰和脸上喜悦之情,为斑驳桥身锈斑处处沧桑感沉重的铁桥带来不一样的喜洋洋气息。没有其他游客。替小鹿拍照后我踱步到桥的另一边去。铁桥的枕木有些已脱落,毕竟百多年啊。脚下缝隙的霹雳河虽然平静缓缓流动,唯因桥高40尺,自己虽不惧高却也步步惊心。记起柜台小弟说他阿公的经历–1967年江沙大水灾,这儿河水泛滥几乎淹到桥身。当年火车抵达之时阿公和一众村民在政府允许下免购票挤上火车逃命。如今站在桥上遥想当年河水湍急之狰狞, 我小心步履。

此铁桥于1897年动工于1900年建竣,由霹雳苏丹依德里斯一世及英方参政司瑞天咸开幕。此桥命名维多利亚,盖因当年正值英女王77岁诞辰。它是英国在海外殖民地的最大火车铁桥。来到桥的中间,我望那远处山峦,当年由此桥运输出去的的煤炭锡米等,是否开采自当中的某个山头呢。1890年英国殖民政府在此处发现煤炭并开采,三十年后1920年世界煤炭价格滑落,接着是锡矿。此外英国人引进橡胶树种加赖(加赖园名字由此而来),并在大街建立39间店屋等。当年此处热热闹闹。如今的宁罗也和国内其他小村一样,面对人口外流凋零的窘境。一阵脚车铃声响起,火车桥隔壁的铁板走道,一小童骑单车速度飞快按铃,该是非常熟悉铁路桥的当地人。走到桥的对面,迎来两面巨大的莫卧尔红砂风格墙身。我把小鹿放置红墙上端拍照,由铁板走道返回停车处。

漫步游走,记起告示板的资料,我慨叹不已。此桥和三个月前我到访的家乡柔佛北部巫罗加什断桥一样遭遇,难逃战争厄运。二战时期,英军与日军在霹雳吉辇激战,英军节节败退至此,为阻止日军继续往南攻略新加坡,于1941年12月22日炸断此桥。唯当时日军还是用有浮筒的船艇渡河,接着一举攻下半岛。新加坡沦陷后,日军占领半岛并以日薪55仙的工钱聘请村民利用周边树木为材料,花半年时间重修此桥。81年前的今天人们炸桥——-多巧啊。遥想当年此处战火连天,而今桥身依旧河水悠悠,旅人落寞身影藉桥渡河。

抵达停车处突闻一把声音阿简老师怎么那么巧。一白衣女子,口罩遮着的脸庞我不太认得。原来竟巧遇与家人出游的柔州同道。当年在红毛丹师专,她是我的学妹。世界真的太小啊。二十年没见,她出席过我的几场线上单车讲座。老师读到你的文章知道你不能再骑单车长途旅行了希望你振作加油啊。我连忙道谢—是的如今唯有改变出走方式了。

离开前我再次遥望宁罗桥。记起哲学家尼采说过的,‘谁也不能为你建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 人生长河,不同时间遇到不同的挑战。渡桥抵达彼岸固然重要,渡心,更为人生根本。当走过千沟万壑克服人生路的风雨险阻,终会邂逅最美好的自己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