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与滞销背后

Captured on Portobello Road, London

出书,是一个写作者的最大意愿。看着自己的心血结晶,化成一粒粒美观的方块字,收藏在一本个人名下专有的书中的心情是欣慰的。在文化水准较高的社会里,出版事业相应的百花齐放,文学创作者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各种保护权利下,写作者往往没有后顾之忧而能够心无旁鹜地创作,这种先天条件是发展中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在马来西亚,因为客观环境的限制,促使华人文化事业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度而茂盛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文学界,最见寒伧委屈。文学创作者虽有心种花植树,然而大势所趋,不免无力改变现状。

在今日马华文坛,继续坚持创作的大有人在,但是几乎每一位作者都视出书为畏途,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市场的局限以及读者品味。本地的读者宁可选择趣味性的软性读物,或内外皆精致的港台书刊,也不愿意花费购买品质及包装有待改善的国产书。由于市场冷落,一般的出版社都视本地作品为票房毒药,轻易不肯为没有号召力的作者出书。

在近几年来,有些写作者本着自力更生的意愿,以个人或团体的力量陆陆续续出了一些书籍,有个人专集,也有以合集的方式,或书店寄卖,或托友推销,企图在这个欠乐观的市场上突破困境。结果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成果,大部份的书都在半买半送的情况下推销出去。运气不差的刚刚好取回成本,而血本无归的则是司空见惯了。至于能够卖完又有盈利的可以说是众例中的异数,甚至说是奇迹也不为过。

在八十年代初期,本地畅销书榜上是叶宁和瘦子独领风骚。叶宁的《飞跃马大校园》和瘦子的《大学生手记》在那个年代一纸风行,风靡了全马对大学向往的中学生。第一版出版以后,陆续再版,至今销量据说已破一万五千大关,令作者与出版商尝到一笔不大不小的收获,打破了本地书必亏的说法。

《飞》与《大》能够在贫瘠缺肥的大马文坛上异军突起,实际上有其外在与内在的因素。一向以来,本地出书的作者以老成持重居多,内外设计只求四平八稳,简单素淡,而这两本年轻作者(当时)的著作则以鲜艳清新的设计,一洗传统的单调呆板,令人耳目一新。此外作者也以轻松的笔调描写有趣的事件,篇幅简短,文字幽默,对以看惯了主题严肃且冗长沉闷的书的本地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道适时调剂品。

此外,大学生活一直是中学生所向往的去处,叶宁和瘦子把大学的种种现象以喜笑怒骂的方式呈现出来,非常吸引中学生的兴趣,对于那些望大学之门叹息的年轻人,其实也是一种慰藉。因此《飞》和《大》一出,便横扫千军,一时洛阳为之纸贵。这两位年轻读者的偶像继以上两本书之后,乘胜追击,分别出版他们的第二本个人专辑,即《喝黑狗啤的女郎》和《教书匠手记》。这两本书的出版虽不及《飞跃马大校园》和《大学生手记》般轰动,但叶宁及瘦子热方兴未艾,这两本书依旧卖个满堂红,一时传为文坛盛事,多年来犹令人津津乐道,更令所有出过书而卖不出的人感觉不是味道。

八十年代末期,本地畅销书榜上是校园文学的天下,大专生自组出版社,自资出版的风气颇盛。其中以“泽吟书坊”及“文采出版社”为代表。泽吟出版社曾出版的合集及个人专集本,有《马大散文集》、《荧荧月梦》、《读中文系的人》、《传火人》、《只在此山中》、《单程日记》、《斑苔谷灯影》等。而文采出版社名下出版的则有《医学生手记》、《青青草地》、《马大湖边的日子》、《舒卷有余情》等。也许对大专生活的新鲜感不再,再加上这时期的校园作品较抒情,文学性也较浓,读者市场有限,销量远远不及叶宁和瘦子旋风般的声势。

但是,比较起其他知名作家,这些年轻作者的作品更能获得年轻读者的欢心。除了内容追得上时代步伐之外,表现手法也较具现代气息,这是年轻读者感到亲切的地方。除此之外,出书的年轻作者也没有忽略内外的包装,以博取广大消费者少许的好感。

泽吟书坊和文采出版社的售书方式纯属业余性质,靠各地的文友拔刀相助,勉强不至于筑书城自居。然而,到底不是专业书商,因此发行网有所局限。能够把二千本发完立刻见好就收,不求赚钱,只求立于不亏之地,就谢天谢地了。如果有幸一版再版,连送带卖足三千本,就可以荣登畅销榜,成为本地文坛佳话。由此可见本地书的销量是如何的可怜又可叹。

今日出版业日新月异,结集出书普遍。马华作者出书不必再仰出版社之鼻息,自费三几千块钱便可制造一个纪念。自力更生出书固然不必看人脸色,但是琐碎的细节极多,烦不胜烦,非养尊处优又自认有点傲骨的文人可以忍受,因此文人组成业余性质的出版社都不能持之有恒,活跃三几年后往往便进入冬眠状态。反而是个人自资出书的方式大行其道,从选稿到发行,一手包办,个人承担,反而干净俐落。

出书容易卖书难,我们的作者最苦恼的还是如何把结集出版的书推销出去,坐拥由自己的书堆成的城到底不是件愉快的事。近期张永庆的《陪你走过》连连再版,六个月内售出超过一万本,是继叶宁和瘦子之后的一个奇迹。此书行文流畅,编排印刷精美,计划青少年成长的过程生动有趣,广受中学生欢迎。作者曾任职董总《中学生》月刊,长期与中学生建立友谊,树立师者形象,促使中学生喜爱其文字,协助推销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在马华文坛,三五千本便是畅销书,八千一万则是奇迹,这种荣誉赞美对本地苦苦经营的作者来说,不知是一种鼓励,还是一种讽刺呢?

由所谓的畅销书来看,我们不难发觉到本国的文学书籍市场其实是小之又小的。买书的大部分是中学生,当他们结束中学生涯后,他们便很少再买书,就算还保持阅读文学的兴趣,他们买书也只选择港台所出版。对大部分喜欢文学的读者来说,本地书只扮演着中学生走入文学世界的桥梁,还不足于成为提升思想启发思维的精神粮食。

本地书滞销的问题,作者归罪于社会人士不加以支持,所以文坛萧条,文人不受到尊重,因此文学水平进度不大。另一方面,不读本地作品的文学爱好者则认为本地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思想提升之后,必能与港台文学一争长短,而不是责怪本地读者不支持本地货。

在畅销与滞销的背面,还有待本地文学创作者及文化工作者深思。

                                                             14-9-1992

                                                       星洲日报·星云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