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旅者

 stockpack unsplash

面子书这几年风靡全球,很可能就是未来网络的趋势。很多人已经遗弃部落格,转战面子书。面子书还让人轻易地上载整本相册,读者仿佛多了一双眼睛和相机,从网络的地下道穿透到地球另一个角落,观看定格的美丽时光,或者透过作者的文字叙述,把阅读经验延伸到另一个生命层,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合离。

也因为面子书,大伙可以留言讨论生命中的喜悦和不幸,仿佛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醒来,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构的呢?

那些远方的旱灾、被欺凌和压迫的个体、身边每个背着传奇故事的友人,那些被形容到大家猛掉口水的佳肴、天人合一的世外桃源……,如果都是小说般被作者虚构出来,怎么办?

高产量的作者夜夜安坐电脑屏幕前,在茫茫网海不知名的旅游部落格或医院广告文案里打捞出人物和情节,拼贴复包装成自己仿佛活了七辈子般丰富精彩的人生经验,再附上几张旅游网站抓来的照片挂上面子书,让众生讨论,为虚拟的情节掉下真诚的眼泪。

多么像一部戏啊。

但看戏的我们知道那毕竟是戏,读小说的我们咒骂、痛哭过后,我们知道那毕竟还是小说。有人却把戏包装成纪录片或新闻片,把小说写成自己的回忆录和传记,让广大的读者误以为所有发生过的故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沸沸扬扬地讨论,导演却躲在网络背后为狂升的人气暗自窃喜。

我不明白这种写作态度何在,如果小说家不告诉我们他写的是小说。或者,小说家把医院广告文案,写成小说领稿费。

类似文章

  • ·

    说说农夫

    农夫的开始,是椰骨扫帚。那是我家乡物事,梳理过的沙地有纹路,可以是稻田,也可以是稀疏头发。 后来我在大学还真的种过菜,每天黄昏时都得暂别香港连续剧,到山坡上浇水…

  • 忧郁随笔

    #只有当你走在登顶的路上 #才会深刻意识到 #自己是个凡人 在学习的环境待久了,我们会迷失自己,小小的特色甚至会让我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忘了自己仍是个人。看圣贤…

  • 窗外

    那对领养婴孩的夫妇即将离去时,她从楼上的窗口往下看,努力抹去泪水,企图捕捉婴孩最后的视线。 那一刻,她浑身颤动,像流沙,往下流去,她无法站立,是妈妈撑着她,说:…

  • 旧社焕新声

    从五脚基到凤山寺的初唱 风穿过老窗,带来一丝潮湿木头的味道,那是剧社最初的气息。油漆未干的刺鼻,夹杂戏台下残留的汗水与粉香,交织成一段段旧日唱腔,在时光的褶皱中…

  • 非我族类

    一份过时了的猿猴观察日记       我是在实验室的废纸堆中发现了这份手稿。手稿未经署名,日期不曾详细记载或是被故意抹去,但从笔迹上仍依稀可见,这是一份久远的记…